内部刊物(季刊)
拍 卖 瞭 望
(第14期)
四川昌达拍卖有限公司 主办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件
中拍协【2018】26号
关于举办“拍卖企业案例分析及法律风险防范”
研讨班的通知
各拍卖企业、拍卖师及企业法律顾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拍卖活动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规范拍卖行业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为提高拍卖行业整体法律知识水平,防范法律风险发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定于2018年7月上旬在合肥举办“拍卖企业案例分析及法律风险防范”研讨班。通过专家分析实际判例,帮助企业了解法院裁判思路;同时特邀专家对企业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指导。现将研讨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1、拍卖合同纠纷问题解析;
2、拍卖侵权纠纷问题解析;
3、拍卖当事人纠纷问题解析;
4、拍卖业务程序纠纷问题解析;
5、案例分组讨论;
6、现场法律咨询答疑。
二、报名缴费
本次培训班限额150名,额满为止。培训费用1900元/人。
三、时间与地点
(一)时间
1、报到:2018年7月3日(星期二) 14:00-18:00
2、培训:2018年7月4日、5日
(二)地点
安徽金陵大饭店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广西路2666号
电话: 0551-65366666
四、其它
(一)请本人携带身份证报到。
(二)参加培训拍卖师可折算2018年继续教育40学时。
(三)参加人员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参加培训的学员赠送由中拍协编撰的新书:《拍卖诉讼案例精选》一本。
如有咨询事宜,请联系中拍协职业教育部。
联系人:刘颂、季乐
电 话:010-64931499—8001、8003
食宿会务:13811995751
2017年拍卖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联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拍卖行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7年,拍卖行业规模基本稳定。截至2017 年12 月,全国拍卖企业共计7255 家,同比增长4.93%;国家注册拍卖师13052 人,同比增长3.1%。全国拍卖成交额累计7346.35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41.49%,这是自2013 年以来年拍卖交易总额再一次突破7000 亿元大关。2017年拍卖市场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不良资产拍卖业务明显增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大任务的逐步落实,拍卖行业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不良资产处置,股权、债权、产权拍卖业务成交951.0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0.21%;来自破产清算组和金融资产机构委托拍卖同比分别增长407.03%和34.58%。
报告认为,拍卖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传统方式,应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和平台,适应不良资产处置主体增加、互联网手段应用等变化,努力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获得新一轮发展。
拍卖业务全面触网并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网络拍卖领域的首部国家标准《GB/T 32674-2016 网络拍卖规程》实施一年来,网络拍卖进入了“有规可依”的时代。2017年拍卖行业在“拍卖+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指引下,各类拍卖业务全面触网,并开始植根于行业的各类业务经营之中。在机动车、农产品等新兴拍卖业务领域,“拍卖+互联网”广泛运用也较好解决了拍卖机制快速切入流通领域问题,有效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在传统的文物艺术品领域,拍卖企合作开通网络竞投渠道或自行建设竞投系统数量明显增加。中国嘉德等主要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已全面开通实时网络竞投,个别企业网上年成交额已经超过亿元。根据中拍平台统计,2017年各类网络拍卖总场次增长39.40%,总成交额增长137.48%。
涉农拍卖丰富农村传统流通体系
全年举办农产品拍卖会1419场,创历史新高。特色农产品陆续进入拍卖领域,其中,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已经发展成亚洲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全年拍卖鲜花11.04亿枝,平均每天拍出鲜切花313.64万枝。云南咖啡豆、烟台苹果、黑龙江大米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陆续进入拍卖领域,极大丰富了以批发、零售对接为主导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
此外,拍卖企业服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业务。目前,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已发展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专业拍卖机构”、“专业拍卖机构承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不同模式,开发出包括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务等一系列拍卖新兴业务,为构建清晰完整的现代农村产权流转和价值实现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
慈善拍卖向纵深发展
2017年拍卖行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拍卖+慈善”取得新进展。报告估算, 2017年全国慈善拍卖活动的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报告认为:在《慈善法》和《拍卖法》的规范下,慈善拍卖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延伸已成为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慈善拍卖正在由传统的现场拍卖发展到网络拍卖、移动终端拍卖、线上线下互动拍卖等丰富模式。
行业创新不乏亮点
2017 年,拍卖行业围绕市场,积极创新,涌现出一批大力开展联合拍卖、专业拍卖、特色拍卖、智慧拍卖、品牌拍卖、供应链拍卖、服务链拍卖的典型,为服务社会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10 家拍卖企业联合拍卖广东省信托房产开发公司破产财产处置项目,最终以551亿元成交,创造了我国拍卖单槌成交额之最;贵州拍卖企业敲响全国页岩气探矿权拍卖第一槌,成交12.9 亿,溢价率2945%,开启国内探矿权出让制度改革大门;宁夏拍卖企业将化工产品从企业自主定价销售方式,改为网络委托拍卖,助力生产企业去库存;上海拍卖企业推出“拍卖+ 宣传+ 爱心+ 扶贫+ 旅游”为核心的“古树果权拍卖营销模式”,开创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拍卖行共同助力精准扶贫的先河;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开展大型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拍卖,为无形资产上下游提供全方位的交易途径。
市场集中、分化进入新阶段
报告认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推动中国拍卖市场进入了集中、分化的新阶段。2017年,伴随市场外部竞争加剧、交易渠道多样化、网络电商平台兴起、跨界竞争者增多,行业平均佣金率持续下降,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2017年企业等级评估数据计算,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前二十名的企业分别占据全行业收入的59.49%和62.09%。市场的集中和企业间的分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2018年四大方向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2018年拍卖行业应立足国家战略,拓展拍卖资源、推动产业融合、深化技术应用,适应市场变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抓住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去杠杆”、“调结构”的机遇,深度挖掘资产价值,实现不良资产拍卖业务的持续深入发展;
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机遇,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能力,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实现知识产权拍卖和交易服务的发展;
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探索农村产权拍卖新模式,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务等系列拍卖业务,服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抓住租购并举房地产市场调整机遇,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大力拓展房地产租赁权等拍卖业务。
最高法原则通过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
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全力解决执行难问题,6月4日,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在执行案件查控的被执行人财产中,相当一部分财产都存在处置变价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的若干规定》等虽然有关于委托评估问题的规定,但过于原则,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委托评估存在时间过长、评估价过高或过低等问题。为规范人民法院财产处置行为,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公正高效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启动本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在认真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家全国性评估协会及全国法院的意见,经多次修改,形成《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送审稿)》,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规定》旨在解决人民法院在处置财产过程中突出存在,且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又缺乏明确规定的问题,以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减轻当事人负担。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的方式及准备工作;二是当事人议价的办理程序;三是定向询价的条件和办理程序;四是网络询价的条件、办理程序、期限、报告的审查,以及司法网络询价平台名单库的建立和管理;五是委托评估的条件、办理程序、期限、报告的审查,以及评估机构名单库的建立和管理等;六是报告的发送、异议的处理;七是参考价的确定,议价、询价、评估结果的有效期,暂缓、撤回、撤销网络询价或者委托评估;八是启动财产处置变价程序的期限、参考价与起拍价的关系;九是网络询价和委托评估费用的计算标准和负担;十是全国法院询价评估系统的建设等。
会议经讨论,原则通过该《规定》,按程序报批,适时发布。 (胡继先)
一号文件完善拍卖机制,助力玉米“去库存”
2月4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文件重点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另外在关于农产品改革方面,关于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及价格形成机制,包括玉米(1824, 0.00, 0.00%)在内的粮食的去库存将在2018年继续贯彻到底,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近两年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其中2016年玉米的临储收购取消正是符合政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年玉米去库存力度较2016年继续扩大,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量在5748万吨,成交量较2016年增加165%。在玉米市场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下,2018年将继续完善拍卖机制,提高定向销售、包干销售、临储分贷分还等拍卖的力度,为临储玉米去库存分担压力。
临储库存剩余12543万吨,2017/2018年度玉米年度产量在2.15亿吨,预计总消费量在2.22亿吨,2018年全年进口量预计在300万吨以上,临储库存1.8亿吨的天量,按照今年拍卖的数量来看,去库存之路仍然需要至少3年的路程。2017年去库存效果较好,2018年预计玉米拍卖时间或有提前的可能,在不打压玉米价格的前提下,拍卖粮将继续增加市场的供应,保证玉米购销的活跃。
2018年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绿色农业,由往年的提高价格优势,转变为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创新性竞争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近几年以来越发得到认可,在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增收。在西北地区的玉米非优势产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牧,也是符合国家在提倡非优势产区减少玉米种植的一个重要举措,“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继续调减,也是顺应绿色农业,玉米去库存的政策要求。
2018年玉米市场化道路和去库存需要继续推进,未来农业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型发展,提高创新型农业,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通过国家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未来三大主粮,即玉米、小麦、稻米作物才能更加良性健康的发展。多样式的农业发展,最终目的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不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