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瞭望(第28期)

内部刊物(季刊)

 

 

 

 

 

 

 

拍 卖 瞭 望

(第28期)

 

 

 

 

 

 

 

 

四川昌达拍卖有限公司  主办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件

  

中拍协【2021】73号 

 

关于发布《拍卖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第四版)的通知

 

 

 

各省(区)市拍卖行业协会、各拍卖企业、拍卖从业人员: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境外出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国内疫情多地散发,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还将迎来人员流动、聚集高峰,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重大考验。为落实国务院部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持“动态清零”防控策略不动摇,坚决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商务部服贸司指导下对《拍卖企业疫情防控及业务开展指南》(第三版)进行了修订。现印发《拍卖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第四版)(以下简称《指南》),请参照执行。

新版《指南》根据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强调扫码登记的数据信息规范保护,细化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表述更加规范、技术指导性更强、覆盖更为全面。请各级拍卖行业协会、全体拍卖企业及从业人员对照《指南》继续严抓疫情防控不放松,遵照所在地政府要求,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人员安全和企业经营安全。《指南》执行中如有疑问,请联系中拍协秘书处。

联系人:欧树英  王苒

联系电话:010-64936477

联系邮箱:ouyang@caa123.org.cn 

 

附件:《拍卖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第四版)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来源:中拍协理论宣传部

拍卖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

(第四版)

一、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正常运营的 拍卖企业疫情防控。主要包括防控制度要求、物资储备、员 工卫生防护、线下拍卖活动防控措施等。

二、 基本要求

1.企业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好员工信息采 集工作,完善疫情防控制度。

2.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后,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严格控制或暂停营业。

3.企业应为开展经营准备必要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

于: 医用外科 口罩、消毒液、消毒纸巾、洗手液、红外线测 温仪等。拟组织线下拍卖会的,按照属地疾控部门的要求, 根据现场人员规模做好相应物资准备,设置应急区域。

4.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 报告并就医。

5.加强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掌握责任分工、 环境卫生、个人防护、客户接待、应急处理、人员疏散等工 作要求。

 

6.配合有关部门对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追踪调查,并采取 必要措施。

7.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涉及使用进 口高风险非冷 链集装箱货物的消毒处理证明或记录的抽查工作。

三、 人员管理

8.加强员工上班前身体状况排查,员工每天进入经营场 所前,应检测体温,并进行洗手消毒。员工疫苗接种做到应 接尽接。对线下拍卖会工作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核酸筛查。

9.减少或避免聚集性会议,提倡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客 户沟通。客户进入工作(活动) 场所前应验码测温,进行信 息登记,对于运用电子设备、智能技术有困难的群体应提供 替代性的登记和查询方式。来访进行商务洽谈的客户应安排 独立的接待区,提供一次性杯子,工作人员和顾客均佩戴 口 罩。必要时,对进入客流采取限流措施,确保安全距离。

四、 场所管理

10.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扶梯、把手、按 钮等) 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做好消毒记录。

11.加强环境通风、清洁,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温度 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 使用空调,应定期对送风 口等设 备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12.办公、经营场所应配备体温检测设备,配备消毒剂、

 

医用外科 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 口罩等防护物资。办公、经营 场所应设立独立废弃 口罩收纳装置。

13.场所消毒情况在醒目位置每日公示。

五、 线下拍卖活动要求

14.鼓励开展网上拍卖预展、网上拍卖活动。拟开展线 下拍卖会的,应对照活动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风险评 估,符合活动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的方可举办。中、高风险 地区暂不举办线下拍卖活动。

15.落实防控责任。活动场所单位负责场所的疫情防控; 租借场所组织拍卖活动的,拍卖企业应做好防控措施的督促 落实工作。

16.合理划分区域。预展现场和拍卖会现场应划分测温  区、安检区、展览区、拍品审鉴区、综合服务区、场外等候 区、隔离区等,合理确定各区域时段最大承载量; 进场设置 “一米线”; 按照本地防疫部门要求拉开座位间距,场内全  程摄像。对重点区域应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17. 落实人流管控。现场实行“限量、预约、错峰”措

施,安排专人巡查提示 口罩佩戴、保持安全距离。

18.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 等法 律法规,应当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场所到访人信息登记 码”或各地健康码“到访人信息登记码”规范采集个人信息, 不得自行张贴自主开发的疫情登记码。

 

六、 标的防控要求

19.提倡采用线上形式开展拍品征集和查验活动。确定 委托意向后再行约定标的交付时间和方式。收件后第一时间 对标的进行消毒。

20.提倡采取线上预展。引导客户以线上直播、导览等 方式查阅拍卖标的,按规定同步提供拍卖标的线下调阅服 务。

21.提倡采用线上结算。拍品交割宜选择物流、邮递方 式发货,发货时应附《拍品交付确认单》 并要求买受人签字 寄回或拍照/扫描回复。确需当面交割的,应做好防范措施。

七、 应急处理措施

22.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时,立即采取暂停营业、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 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23.因疫情原因关闭场所、暂停服务的,应在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如有空调通风 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 后方可重新启用。

——来源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